近期,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16级本科生王海波,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一区TOP(最新升级版)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I F= 5.589)上发表题为“Converting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into tea and Moso bamboo plantations affects labile carbon pools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的研究论文,指导老师为傅伟军教授和吴家森教授。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等项目的资助。

土壤碳研究對于緩解全球溫室效應乃至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具有重大意義。本研究探討常綠闊葉林(EBFs)轉變爲茶園(TPs)和毛竹人工林(MBPs)後長期集約經營對土壤有機碳庫及其組分的影響,采用13C核磁共振波譜(NMR)測定土壤有機碳(SOC)的化學組成。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轉化和後續集約經營顯著改變了土壤有機碳的化學結構和活性碳庫,因此,可以采取合理施肥、生草栽培等措施以增加經濟林土壤碳輸入。
在相关项目的推动下,该课题组的吴伟峰,俞诗颖,俞哲耀等本科生也陆续在Forest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據介紹,環資學院科研創新勢頭強勁,學院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學院以課程、課堂建設爲核心,以實踐教學爲推手,以教師科研和學科競賽爲平台,促進教學、科研和實踐相融合,深化産學研用聯合培養。近五年,學院本科生主持省級及以上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37項,其中國家級18項;參加學科競賽獲省部級以上獎項121人次,獲其他省級及以上榮譽66項。
(环资学院 傅伟军 吴家森)